暴跌中學會理性投基
時間:2009-12-11 作者:【謝宏章】 來源:【中國證券報】
對于基民來說,最痛苦和難以接受的無疑是大盤和自己持有基金的暴跌。然而,筆者認為,市場每一次暴跌,都既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過多地責怪“迪拜”,或充當事后“諸葛亮”,都不是明智之舉。從暴跌“身上”汲取教訓,進行反思,為我所用,才是正確選擇。
沒有只跌不漲的基市,也沒有只漲不跌的基市
沒有只跌不漲的基市。大盤從6124點“俯沖”直下,砸在1664點“地板”上。之后,并沒有出現一些人預料的那樣跌破1000點甚至“推倒重來”。相反,在不少投資者猶豫觀望中,股市出現了歷時一年、幅度一倍的上漲行情。持續時間之長,個股表現之牛,都大大出乎許多投資者的預料。
也沒有只漲不跌的基市。8月初,當大盤觸及3478點之后,股市便欲漲乏力,出現“雪崩”。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就從3478點跌到了2639點,跌幅高達24%。面對突如其來的股市暴跌,一些單向看多、缺乏準備的投資者如臨大敵、不知所措。
沒有只跌不漲的基市,也沒有只漲不跌的基市,這是基金投資中最淺顯卻又容易被多數基民忽略的道理。投基者沒有必要對大漲過于狂熱,對暴跌過于恐慌。基市最大的特點是有漲有跌。“昨天的故事”反復告誡人們,行情好時,不要過于樂觀、盲目追漲,被上漲沖昏頭腦,而要想想下跌風險,做到漲時賣出,越漲越賣;暴跌以后,也不必過于悲觀,盲目殺跌,被下跌迷失方向,而是要看到上漲希望,做到跌時買入,越跌越買。這是“暴跌”之后基民首先需要“清醒”的地方。
暴跌往往發生在多數基民缺乏警惕和防備之時
暴跌的特點之一是事先毫無征兆。在突如其來的暴跌面前,不少基民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有的套了幾年的基金,眼看就要“解放”,“一覺醒來,又回從前”;有的基金剛剛買入,就又被深套。“明天”的基市是漲還是跌,什么時候漲、什么時候跌,誰都不知道。況且,暴跌往往發生在多數基民缺乏警惕、毫無防備之時,只有在日常投基中做到兩手準備,才會進退自如、心態平和。常言道,“沒事莫膽大,有事莫膽小”。投基也一樣,對基市的各種風險,包括隨時可能出現的暴跌,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風平浪靜的時候,要想想面臨的風險,可能出現的損失;暴跌降臨的時候,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看到希望的明天。這也是“暴跌”之后基民需要“清醒”的地方。
人在基市“漂”,踏實最要緊
能否賺錢是小事,賺多賺少也無妨,“吃得下、睡得著”比什么都要緊。這是“暴跌”之后基民更需要“清醒”的地方。
面對一樣的暴跌,對于不同的投基者來說,感受和心境截然不同。在我們身邊,筆者發現,有的基民,一遇暴跌,如臨大敵,要不了幾下,很快就被擊垮打暈;有的食無味、寢難安,情緒日見低落,脾氣越發暴躁,輕則影響工作生活,重則影響身心健康;還有的從此變得一蹶不振,家人親友同事也因此受影響。也有另外一些基民,暴跌前后都表現得異常鎮定。有的在暴跌前成功“逃頂”、毫發未損,有的雖有損失但影響不大,有的雖也是滿倉暴跌、損失嚴重,但因為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所受損失在承受范圍之內,不會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更有不少理性、成熟的基民變“危”為“機”,在暴跌時沉著堅定、大膽買入,等上漲后逢高賣出、收獲頗豐。
暴跌是一貼“清醒劑”,它告誡基民:1、基市不是“提款機”。既不要奢望在基市實現其它領域無法實現的“財富夢”,也不要試圖要求自己成為兩市眾多基民中最聰明的一個。2、投資基金要適度。在精力的投入上,不要過于執著,甚至把投基當成了生活的全部;在資金的投入上,不要傾其所有,錯誤地認為投入越多收獲就越大。3、基市是所大學校。漲過跌過之后,要好好總結,認真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操作技法,學做一個睿智的基民——漲時賣出、跌時買入;“反常”的基民——人“搶”我舍、人棄我撿;淡泊的基民——盈不喜、虧不悲。
|
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