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資“三字經”
時間:2009-03-23 來源:【上海證券報】
市場波,永不平,投唯一,不可取。沒有人能夠準確地把握市場的動向,基金投資者需要投資多個基金品種,用來平衡投資風險。
明特性,妙組合,獲收益,看整體。構建投資組合絕不是簡單地多買幾只基金,也不是越分散越好。同類基金如果購買的太多,不僅增加了管理的難度,而且也起不到分散風險的作用。投資者應該注重攻守結合、適度分散和均衡搭配。偏股型基金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征,可以作為追求較高收益投資者的配置重點;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等固定收益類產品,是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的首選。
深挖掘,細分類,慎研究,細揣摩。不僅各大類基金品種存在不同風險收益特征,同類基金也有著不同“表情”:比如同為高風險、高收益的股票型基金,大盤藍籌和小盤基金不盡相同,投資者可以通過閱讀基金合同和基金定期報告,了解基金的投資組合變動,從而熟識每個基金的“品性”;而同為低風險的基金品種,貨幣市場基金更適合作為現金管理工具,債券型基金則具備波動性小、收益穩健的特點,尤其是在股市債市“蹺蹺板”現象中表現得更為明顯。
組合拳,順勢為,忌靜止,尚調整。基金投資要堅持長期投資理念,但投資組合也并非一成不變,需要在一定時期內根據實際情況而變動。首先,當市場趨勢轉強時,應提升高風險、高收益基金的比例,反之,則要增加穩健品種的配置。其次,投資者還需要根據自己的人生變化及時調整基金組合,比如,離退休的時間越近,則應越注重整體投資的安全性。最后,投資人還要長期關注自己基金業績的基本面,選擇業績長期穩定的基金,像國投瑞銀景氣行業混合型基金就是不錯的選擇。
投資組合千變萬化,投資者應根據財務狀況、實際需求、風險承受能力、市場行情等因素,搭配合適的基金投資品種,才能有效規避市場風險,獲得預期收益。正所謂“同為基,品相異,巧搭配,穩收益”。
|
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