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之前先分清指數基金的五大類型
時間:2012-12-06 來源:【上海證券報】
在2005年伯克希爾•哈薩維公司年報中,沃倫•巴菲特為了說明高成本的費用,特意杜撰了一個非常精彩的戈特羅克(Goutrecks)家族的投資故事,故事講的是,曾經有一個持有了美國100%股票的戈特羅克家族,投資讓家族成員的財產與日俱增,但好景不長,幾個伶牙俐齒的幫客(Helpers)出現了,他們勸說一些人動動腦筋,就能比其他親戚多掙一點。幫客說服這些人把手里的一部分股票賣給其他親戚,作為對價,再買回他們持有的一些股票。這些幫客從中收取傭金。于是,所有股票在家族成員之間的分配格局發生了變化。
讓他們感到意外的是,家族財富的總體增長速度卻降低了。原因何在呢?因為這些幫客們拿走了其中的部分收益,最開始的時候,美國產業界這塊大餡餅全部屬于戈特羅克家族,無論是分配的紅利還是收入的再投資,無不如此。但是現在,幫客們卻要拿走其中的一小塊,于是,戈特羅克家族所能享受的份額開始不斷下降。
最后家族中位賢明的老叔對大家說:“你們付給那些幫客們的錢,還有你們本不必支付的那些稅款,本來都是屬于我們自己的紅利和收益。回去解決這個問題,趕走所有經紀人,趕走所有基金經理,再趕走所有顧問,這樣,我們家族就可以重新占有美國企業整個的大餡餅了。”于是,大家聽從了老叔的明智教誨,重新撿起最初保守但卻有效的策略,持有美國企業的所有股票,這也正是指數型基金的操作策略。
近年來,國內指數基金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分級基金和ETF的發展最為迅速。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可比指數型基金總市值為3363.14億元,占整個基金市場資產規模的13.63%,占比創歷年新高。目前,國內投資者可供選擇的指數類基金產品有很多種,一般可歸為五大類型:
(1)按復制方式,分為完全復制型被動指數基金和指數增強型基金。被動基金換手率低,因而交易成本低,但是超越指數的概率不大;而增強型指數基金以打敗目標指數為目標,所以有機會戰勝指數,但也有跑輸的可能。
(2)按交易機制,指數基金分為封閉式、傳統開放式、ETF和LOF四類,其差異主要體現在:封閉式指數基金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但不能申贖;傳統開放式指數基金不能在二級市場交易,但可以向基金公司申贖;指數型ETF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也可以申贖,但申贖必須采用籃子股票的形式;而指數型LOF:既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也可以申贖。
(3)按指數代表性,分為綜合、寬基和窄基三種類型的指數。綜合指數的樣本庫包含所有上市股票;寬基代表市場基準的指數,多指其成分股為大盤股的指數;而窄基指數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主要是指非大盤股指數之外的一些主題類、行業類、風格類、策略類的相關指數。
(4)按所在區域,標的指數可分為單市場、跨市場和跨境三種。
(5)按投資標的,分為股票、債券、大宗商品和期貨合約等類型的指數。
由于指數基金投資目標是為了有效跟蹤標的指數,若市場處于熊市或者弱勢格局中,指數基金的收益一般不如主動型基金,它會跟隨市場指數等幅下跌。對于散戶投資者,定投之前需選了解適合自己的指數基金類型,可通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分散風險。如果市場筑底成功,未來可預期單邊上漲行情會到來,那么指數基金因為完全復制、被動跟蹤、費用低廉、高倉位運行等特點,指基能最大程度分享到了牛市收益,取得與市場接近的收益水平并超越同期主動型基金。
|
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