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跨市場ETF 選擇投資新機會
時間:2012-05-31 來源:【證券時報網(深圳)】
編者按:近年來,我國指數型基金迅速發展,其中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更是備受關注。但受制于深滬證券交易所登記結算系統等因素限制,國內現有ETF都是單市場ETF。經過六年多的研究開發,近日,深交所首只跨市場ETF——嘉實滬深300ETF終于獲批面世,于4月5日開始發售。為幫助投資者進一步了解深交所跨市場ETF的產品特點、標的指數、投資機會及風險等,我們將以嘉實滬深300ETF為例,推出有關文章,希望投資者密切關注。
深交所跨市場ETF有什么特點
所謂跨市場ETF,是指以跨市場指數為跟蹤標的的ETF。其中跨市場指數是指成分證券包括深交所和上交所上市證券的指數。
深交所的跨市場ETF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1)在深交所上市交易;(2)被動投資,跟蹤標的指數,追求跟蹤誤差最小化;(3)采用國際通用模式,實行場外申購贖回、非擔保交收;(4)采用實物申贖模式,投資者使用標的指數對應的一籃子深、滬組合證券來申購ETF份額,贖回ETF份額時得到的也是一籃子深、滬組合證券。
這其中,場外實物申贖是核心特點,具有多種好處。它可以降低基金的管理成本和現金頭寸比例,保障ETF基金份額凈值可以有效地跟蹤標的指數;也可以提供ETF申贖與二級市場交易之間的有效套利機制,保障ETF交易價格與基金份額凈值一致,控制折溢價幅度。
投資者要注意,由于采用這種場外申贖模式,跨市場ETF的買賣申贖原則與單市場ETF不同。投資者在買賣、申贖時,應遵循以下規則:
(1)T日申購的ETF份額,T+2日可賣出或贖回。
(2)T日買入的ETF份額,T+1日可贖回或賣出。
(3)T日買入的組合證券,T日可申購ETF份額;
(4)T日贖回ETF份額,得到的組合證券,T+2日可賣出或用于申購。
滬深300指數具有雙重優勢
深交所第一只跨市場ETF選擇滬深300指數為標的指數。滬深300指數是國內A股市場最具代表性、最受關注的指數,是從深圳和上海證券市場中選取市值和交易量綜合排名靠前的300只A股作為樣本編制而成的成分股指數。截至2011年年底,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總市值13.87萬億,自由流通市值4.37萬億,在整個A股市場占比分別為65.02%與56.80%。滬深300指數備受投資者青睞,不僅成為國內投資者主要的業績基準、海外投資者投資中國的首選,同時也是現在唯一的股指期貨標的指數。
由于滬深300指數具備核心指數和股指期貨標的指數的雙重優勢,滬深300ETF將很有可能成為國內最具規模和流動性的ETF產品。根據國際經驗,選擇核心指數,且該指數是股指期貨等衍生工具的標的指數,這是ETF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國際上最大的ETF,是以標普500指數為標的的SPDR S&P500ETF,其資產規模高達過千億美元。
|
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