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基金蔣茜:淺談“十四五”規劃 預見投資良機
時間:2021-04-08
(本文作者系東方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經理蔣茜)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
根據相關規劃,我國將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為根本目的,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同時也面臨著新的宏觀事實和挑戰,如中美大國博弈預計將長期化;潛在經濟增速已經從中高增速進入中低增速階段;人口結構變化及老齡化壓力日益顯著;房地產周期將近尾聲以及經濟結構轉型迫切性等。
筆者發現,基于這些宏觀經濟和社會變遷,結合國內產業發展現狀,“十四五”時期或將在以下幾個方面產生一些不錯的投資機會:
首當其中,科技創新仍將是主旋律之一。“十四五”規劃將創新驅動發展提升到全新的歷史高度,將科技自立自強發展上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地位。科技創新是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未來隨著5G產業化和相關技術發展,在國家的數字基建和技術的自主可控需求驅動下,預計人工智能、云計算、半導體、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創新藥、生物育種和量子信息等新興領域將是長期收益和產生諸多投資機會的方向,推動國內產業升級。
第二,制造強國即將孕育全球化投資機會。“十四五”規劃把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打造“制造強國”放到了更重要的地位。結合中國制造業發展階段,未來中國在產業鏈供應鏈上將實現自主可控,打造全產業鏈的競爭力,在一些符合未來產業變革方向的細分產業打造戰略性和全局性產業鏈。中國企業將不僅僅只是生產價格低廉的產品,未來通過產業升級和技術升級,產生一批具備生態主導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并將在全球化取得成功。
第三,“碳中和”推動能源革命。“十四五”提出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高能源供給保障能力。碳排放方面,“十四五”進行了更加嚴格和明確的規劃,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能源革命將帶來能源結構的顯著變化,預計將給新能源產業帶來非常巨大的發展機遇,國內相關產業鏈已經具備承接這一歷史變革的能力。
此外,新興消費和消費升級的趨勢仍將延續。“十四五”強調全面促進消費,提出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一方面,伴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綠色、健康、安全、品質消費將深入人心,傳統消費升級將不斷持續,高端消費需求將充分釋放。另一方面,隨著技術變革、社會變遷、文化演進和人口結構改變都產生了新興消費需求,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的發展孕育新的投資機會,注重數字消費、服務型消費、次世代消費等方面機會。
展望“十四五”,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告別過去,迎接新時代。凡是過往,皆為序章,筆者認為,“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將進入高質量和可持續的發展階段,科技、制造和消費等領域孕育著巨大的投資機會,預計將有一大批高質量的企業快速崛起,并將在全球化的道路上走向成功。
(市場有風險,基金投資需謹慎)
|
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