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基金5月策略:信用收縮將成大概率事件 把握結構性機會及低估值藍籌修復機會
時間:2021-05-14
2021年4月,A股市場整體寬幅震蕩,波動增大。市場流動性是最近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也引起了股票市場的波動。市場指數表現整體較好,其中上證指數下跌0.28%、滬深300上漲0.56%、深圳成指上漲3.96%、中小板指上漲3.11%、創業板指上漲11.55%。從指數變動幅度來看,創業板指漲幅較大,表現優異。
展望全年,我們認為流動性最寬松的時候已經過去,未來流動性政策主要以微調為主,流動性整體仍然較寬充裕,但信用擴張已到頂部區域,未來信用收縮是大概率事件。不過,我們仍看好領域細分子行業龍頭中長期的確定性收益,通過估值盈利的再平衡,選取DCF折現后預期收益仍有空間的個股進行擇優配置。
盈利與估值再平衡,降低預期收益
受到低基數和需求復蘇影響,一二季度經濟同比增速的恢復已經成為市場共識,而增速高點大概率也將在一二季度形成。
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1季度GDP增長18.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14.1%;3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25.6%;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34.2%。另外,2021年3月新增社融3.3萬億,社融存量增速12.3%,基本符合市場預期。新增人民幣貸款2.7萬億,超市場預期。
從宏觀環境和行業復蘇狀態來看,順周期板塊勝率更大,同時部分可選消費、服務性行業受到前期疫情影響較大,恢復改善有較強彈性。不過,目前流動性最寬松的時候已經過去,未來流動性政策主要以微調為主,流動性整體仍然較寬充裕,但信用擴張已到頂部區域,未來信用收縮是大概率事件。
我們認為,當下所處的市場環境,是經濟復蘇疊加利率上行預期,同時市場處于較高估值水平的背景,雖然一季度經歷幾輪行情反復,但是市場的主要矛盾依然是盈利和估值的矛盾,因此在組合個股選擇上,需要在盈利和估值之間進行再平衡。
前期受到美債收益率影響,“抱團股”表現不佳,但我們認為,“抱團”是基本面作用的結果,而不是行為變化,此次疫情加速各行業競爭格局定型,未來伴隨疫情結束,需求有所恢復,龍頭企業將憑借其強大的護城河優勢在行業復蘇過程中迅速搶占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因此,建議投資者關注領域細分子行業龍頭中長期的確定性收益,通過估值盈利的再平衡,選取DCF折現后預期收益仍有空間的個股進行擇優配置。
看好制造業投資及制造業轉型升級帶來的系統性機會
綜合目前的市場環境,我們建議,2021年市場需要更多把焦點轉移到中長期產業趨勢和短期行業景氣度以及與之相關聯的企業盈利上來。
總體來看,在信用收縮+盈利擴張的背景下,風格上需要把握盈利或景氣度為主線的結構性機會和低估值藍籌的階段性估值修復機會。
具體到細分市場板塊,我們繼續看好制造業投資及制造業轉型升級帶來的系統性機會。宏觀層面,經過疫情沖擊和自上而下的供給側改革,2021年許多行業會出現供需錯配;中觀層面,目前制造業產能利用率已經恢復至高位;微觀上,企業盈利和現金流逐步改善,融資環境也結構性有利于制造業,微觀條件也已經具備。
所以2021年的制造業投資具備向上的彈性,我們看好制造業投資及制造業轉型升級帶來的系統性機會,經濟溫和復蘇背景下制造業龍頭的盈利彈性或遠超大家預期,中國制造業全球產業份額持續提升也許會超過大家的預期。
我們也認為消費類資產具備較好的盈利質量和增長的穩定性,特別是龍頭公司具備較寬的護城河和良好的財務指標,優質的消費資產仍是投資者應當長期堅守的標的。另外,新能源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趨勢下優質資產的投資機會也不容錯過。
(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
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