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不可不知的基金成本
時間:2012-09-13 來源:【Morningstar晨星(中國)研究中心】
導語
金融市場有成本,任何浸淫市場多年的投資者都明白這個道理?;鹜顿Y的三個基本維度是業績、風險與成本。業績與風險我們常常無法把握,但成本卻可以自己主宰。在公募基金行業,基金投資的成本主要體現在銷售費、管理費和交易費用三方面,涉及渠道(經紀人)、基金公司和券商。投資者不妨刨根問底,追究一下我們支付的成本是否獲得相應的服務。
為基金銷售和資產保持而支付給渠道的費用
基于基金銷售的考慮,國內的公募基金均為收費基金。
首先,購買基金的前端銷售費用,這一項是從投資者支付的凈投資額中扣除的傭金,用于支付銷售基金的中介機構。傭金的多少通常隨著投資額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參考的是基金申購費比率結構。通常投資者的交易量越大,可能獲得的傭金折扣就越多。從不同的渠道購買,傭金的折扣不盡相同。銀行的費用往往最高,在基金公司網站購買的費用最低,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服務上的差異。通過銀行的渠道,投資者仿佛置身于基金超市中,可以選擇不同基金公司的產品,同時也可以獲得銀行理財經理的投資建議,這也是我們因此而支付更多費用的主要原因。而通過公司網站購買,投資者只能購買單一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但卻無法獲取更多的理財建議。
其次,持續支付的基于資產管理規模的銷售費用(美國的共同基金稱之為12b-1費用)。這部分費用目前主要在固定收益類基金范圍中征收(包括債券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大部分是分配給銷售基金的渠道。與美國共同基金不同的是,免傭基金逐漸成為基金市場銷售的主流。真正的免傭基金不僅不會征收12b-1費用,與購買基金有關的費用也同樣不用支付,而這一類基金常常是通過大型基金公司直銷渠道來進行銷售的。
最后,基于贖回支付的銷售費用,這筆費用稱為遞延費用,也叫后端申購費,這是對基金渠道提前墊支傭金的一種補償,而大部分基金的后端申購費用往往比前端申購費用高。與此同時,投資者還需要支付贖回費,但兩者的性質完全不同。贖回費僅僅用來補償基金由于贖回而產生的成本。在國內的公募基金中,機構投資者常常占有一定的比重,由于其對市場的波動有一定的預判,常常在市場大起大落時發生集體性贖回或申購事件,基金經理為此而支付的大筆交易費用卻需要由所有持有人共同承擔。因此,為了杜絕此類現象給資金量較小的中小投資者帶來的利益損害,基金應該提高大資金量快進快出的成本。理論上贖回費不是銷售費用,不會成為任何人的資金,應該作為基金本身的資產。但在實際中,公募基金規定贖回費的大部分用作手續費,而其中也有部分支付給了銷售渠道。
為基金投資運作而支付給基金公司的費用
管理費是對基金公司幫助投資者打理資金服務的支付。基金管理包括前臺和后臺的業務,兩者密不可分。其中,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基金經理的投資管理以及交易員執行交易指令是前臺最重要的環節,他們的實力直接決定了基金的業績表現。此外,會計、數據管理、合規監督以及日常的行政管理等后臺服務也是基金正常運作的保障。國內公募基金的管理費率差異主要體現在基金的類型與投資策略的差異上。
整體來看,收益風險級別越高的基金管理費率越高,如權益類基金要高于固定收益類基金。實施積極管理的基金要高于被動投資的基金,即指數基金的管理費率往往是最低的。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基金也存在規模經濟效應,隨著基金規模的擴大,年度的運作費用降低。因此,我們看到美國共同基金的管理費率也存在費率結構,且達到一定規模以上,管理費率會進一步降低。
為基金買賣股票或債券而支付給券商的交易傭金
前兩項費用相對透明,投資者可以從基金的招募說明書中尋找答案。但基金自身的交易費用只在基金的半年報或年報中有所披露,投資者還需要仔細留意該項費用。我們倡導投資者關注低費用率的基金,避免頻繁做交易或是波段的基金。一方面是頻繁做波段的基金經理其價值投資理念值得質疑,另一方面做波段的成功率很低,但持有人卻要為此支付更多的交易費用。此外,不排除基金公司與券商之間的軟元協議,通過做多交易量來獲取券商的研究報告或是相關服務。在美國的《證券交易法》中,軟元的支付已經合法化,基金在其招募說明書中也有明確的信息披露,即經紀商服務分配及其他慣例。在國內公募基金的半年報及年報中也披露了不同券商的交易傭金,但軟元協議仍然是公募行業的一塊灰色地帶。較高的交易費用率短期內可能改善了業績,但這種所謂的短期效應并不具備持續性,關鍵是損害了持有人的長期收益。
結語
了解各項費用的始末,有助于我們明白每一項成本付出。雖然招募說明書中展示的基金費率差異較小,但通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各個基金之間的實際運作成本差別非常大。我們無法控制基金未來的表現,但控制成本至少提高了基金的總收益優勢,回避了可能隱含的額外風險。
|
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