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到點折算”
時間:2012-09-06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到點折算,也稱“不定期折算”,通常分為“向下到點折算”和“向上到點折算”,是分級股基常見的一種機制。
其具體含義是,進取份額凈值跌至閥值或者母基金份額凈值高于閥值,穩健份額、進取份額、母基金份額凈值均被調整為1元,調整后各類份額數量按比例增減,穩健和進取份額按初始比例保留,配對后的剩余部分將會轉化為母基金場內份額,分配給相應份額持有者。
而向下到點折算中,當進取份額低于閥值后,穩健份額通過折算所獲得的母基金份額可以贖回,相當于部分“封轉開”,即以相對凈值折價買入的穩健份額可以大部分按凈值變現,獲取一定套利收益;而進取份額凈值杠桿將回落至初始杠桿水平,溢價率相對降低,復權價格下降,持有者將遭受一定損失。
向下到點折算有其存在的意義。如果沒有到點折算機制,則母基金凈值下跌到一定程度,進取份額凈值可能跌至0,則穩健份額的約定收益無法實現,且繼續下跌會導致穩健份額凈值受損,穩健份額便不那么“穩健”了。而到點折算機制下,由于進取份額凈值歸1,又能繼續承擔支付約定收益的義務,則折算后的穩健份額約定收益仍能保證。只要投資者在到點折算發生后贖回母基金份額,則其原先持有的穩健份額凈值沒有受損,這樣一來到點折算機制使得穩健份額基本“免疫”了凈值受損的風險。
|
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 |